目前,溫室大棚在使用中存在著利用率低,經濟效益差等問題。當前,在使用大棚時,應注意合理安排輪作,以充分發揮其功能,實現增收。
一是茬型以栽培為主。溫室中包括三種作物:春季干旱作物(辣椒、番茄、黃瓜、蕓豆等)、秋季推遲栽培作物(辣椒、番茄等)、冬育苗作物(茄子、瓜、豆類)。初春二月,茄子、瓜子苗要用小拱棚覆蓋保暖。4月底可供出售。秋天的西紅柿、花椒要晚栽,后期要做好冷凍保鮮,可上市至新年。冬天,西紅柿、辣椒、茄子(3-4片真葉)主要在大棚內種植,多層覆蓋,蔬菜應于十一月中旬播種。為實現預期目標,應重視充分的化肥施用,提高栽培技術水平。

二是以育苗為主的茬型。冬季育苗,春季留種,秋季推遲栽培。從十二月開始,大棚內設置了電溫床直播。幼苗還可以種植在一個儲藏室內。冬泳時,小拱連枷和草柵應保持保溫。在春天出苗后,種植辣椒或番茄的親本(或不同親本的原始品種),進行雜交制種。如辣椒一代雜交種早豐1號,只要掌握制種技術,畝產可達2000-2500公斤。秋天的茬口還是按照傳統做,番茄和辣椒比較多。這一茬次作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,可以為大面積種植蔬菜提供壯苗。

三是茬型以留種為主。該品種分為冬春保苗、夏育秧和秋晚播三茬。冬季和春季可用于蕓苔、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種子的貯藏。一般來說,種子植物在12月播種,將薄膜留在溫室的頂部,以防春天過后會下雨。為防止蟲媒傳播,保證種子質量,裙邊膜用塑料圍裙包裹。七月中下旬,該大棚可用于培育秋番茄和西蘭花幼苗。另外,在春、秋兩季也可以用來選擇雜交種。